皂苷作为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:结构、功能与应用
什么是皂苷?
皂苷是一类由植物(以及一些海洋生物)广泛合成的两亲性糖苷。每个分子由一个疏水性的苷元(sapogenin)——通常为三萜类(如夾竹桃酸、皂树酸)或固醇骨架——通过共价键连接一个或多个亲水性糖链(常见的有葡萄糖、半乳糖、鼠李糖、阿拉伯糖、木糖,以及常伴随的葡萄糖醛酸)。这种结构赋予其典型的表面活性剂行为(起泡、降低界面张力)。根据糖链数量不同,皂苷可分为单糖链型(monodesmosidic)或双糖链型(bidesmosidic)。
分子组成与结构–功能关系:
· 苷元类别:三萜或固醇骨架(如齐墩果烷型、螺甾烷型、呋甾烷型)。
· 糖链(糖苷部分):1–10 个糖,常含有葡萄糖醛酸(来源于弱酸性)。
· 糖链连接模式:单糖链皂苷(monodesmosidic)通常比双糖链皂苷(bidesmosidic)具有更强的表面活性和溶血作用。
在作用机制上,皂苷通过苷元嵌入气-水或油-水界面,而糖链部分位于水相,从而降低表面/界面张力,并在超过临界胶束浓度(CMC)时形成胶束。
纯化皂苷(如皂树皂苷 Quillaja)在常见条件下表现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。然而,因葡萄糖醛酸残基可带有羧基,因此部分提取物在特定 pH/离子强度下显示弱阴离子特性。实际应用中,多数配方文献仍将其视为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,并注意此种 pH 依赖的特性。
主要来源包括:皂树(Quillaja saponaria,产于智利/秘鲁/玻利维亚)、茶籽(Camellia spp.,茶皂素)、丝兰(Yucca)、甘草(Glycyrrhiza)、七叶树(Aesculus)、常春藤(Hedera)、以及藜麦等谷物。皂树皂苷在食品、饮料及疫苗佐剂中尤为常见。
阿拉丁不同等级与纯度的皂苷产品
阿拉丁目录号 | 等级与纯度 |
生物试剂级 ≥10% | |
分析试剂级 | |
苷元 ≥60% | |
生物试剂级 10~25% | |
≥70% | |
苷元 20–40% |
核心表面活性性质(典型范围)
· 表面张力(在或者接近 CMC 时):
水溶液中约 36–40 mN·m⁻¹(随来源、pH、盐类而变化)。茶皂素显示约 39–40 mN·m⁻¹。
· CMC(20–30 °C 水溶液):
皂树皂苷(纯化):约 0.025 wt%(≈0.25 g·L⁻¹)。
茶皂素:0.5–0.63 g·L⁻¹(0.05–0.063 wt%)。
· 趋势: 温度或 pH 升高会导致 CMC 增加;盐的存在则通常降低 CMC。胶束尺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。
· 起泡与乳化: 起泡性强;在低浓度下也能高效乳化,包括稳定纳米乳,并在界面上与蛋白质、磷脂表现出协同或竞争作用。
优势与局限
相比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优势
· 来源于生物、(通常)可生物降解,环境友好性优于多数合成表面活性剂。
· 在低剂量下即可有效乳化风味物质并稳定乳液(典型应用于饮料)。
· 能在含酒精基质中发挥作用(饮料、酊剂)。
· 多功能性:除表面活性外,部分皂苷具有免疫刺激作用(被用作佐剂)、抗菌/抗生物膜活性—适合卫生配方。
局限性
· 溶血/膜作用: 许多皂苷与膜胆固醇结合,导致红细胞溶解;该活性取决于结构、剂量和介质条件(渗透压、pH)。这既是毒性来源,也是佐剂效用的基础。在生物工艺和化妆品中需谨慎处理。
· 味觉: 常带有苦味或涩味,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添加量,需风味掩盖。
· 成分差异: 植物提取物成分多样,不同批次间差异可能影响界面性能;一致性需求时需纯化。
· 水生毒性: 部分皂苷对鱼类和软体动物有毒性,这一特性在水产养殖/生物防控中被利用,但需注意环境风险。
应用领域
1. 食品与饮料
· 软饮起泡剂 —— 皂树皂苷在欧盟(E 999)与美国获批为天然起泡剂,用于沙士、姜汁汽水及其他碳酸饮料。
· 风味乳化 —— 皂树与茶籽皂苷能稳定精油乳液(如柑橘油、香料油)在透明饮料中,常替代阿拉伯胶。
· 酒精饮料 —— 皂苷能乳化啤酒或烈酒中的风味物质,而蛋白质或合成表面活性剂在此类体系中效果有限。
2. 医药与生物技术
· 疫苗佐剂 —— QS-21(纯化皂树皂苷)应用于疫苗,如带状疱疹疫苗 Shingrix、疟疾疫苗 Mosquirix,通过增强免疫反应并形成稳定的脂质体复合物。
· 药物递送 —— 皂苷可帮助形成脂质体与纳米乳,用于疏水性药物递送,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。
3. 个人护理与化妆品
· 天然洗发水与清洁剂 —— 无患子(Sapindus)与无患果提取物被用于环保型护发和皮肤清洁剂,作为温和的起泡和清洁成分。
· 护肤霜与乳液 —— 作为乳化剂稳定油包水乳霜,并贡献抗菌与抗氧化活性。
4. 农业与环境应用
· 农业喷雾 —— 茶皂素作为天然润湿和展布剂,提高农药在叶片上的覆盖与功效。
· 水产养殖 —— 在鱼塘中用于消除不需要的螺类和软体动物,替代强烈的合成化学品。
· 土壤修复 —— 增强疏水性污染物(如多环芳烃,PAHs)的溶解度,用于生物修复。
5. 工业与特种应用
· 纳米乳稳定 —— 皂苷可稳定风味、香料和药物的纳米乳液,提供长期稳定性。
· 清洁与消毒 —— 被研究用于破坏食品加工与医疗表面上的微生物生物膜。
· 环保表面活性剂 —— 作为石化来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可降解替代物,应用于洗涤剂和清洁剂。
参考文献
1. Augustin, M. A., & Hemar, Y. (2009). 食品产品中的纳米乳液:形成、性质与应用. 《食品科学与技术趋势》, 20(9), 483–491.
2. Sparg, S. G., Light, M. E., & van Staden, J. (2004). 植物皂苷的生物活性与分布. 《民族药理学杂志》, 94(2–3), 219–243.
3. Oleszek, W., & Hamed, A. (2010). 基于皂苷的表面活性剂. 载于《生物基表面活性剂与清洁剂》, 第 239–268 页.
4. Mitra, S., & Dungan, S. R. (1997). 皂荚树皂苷的胶束性质. 1. 温度、盐和 pH 的影响. 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》, 45(5), 1587–1595.
5. Mitra, S., & Dungan, S. R. (2000). 皂荚树皂苷的胶束性质. 2. 胆固醇和卵磷脂的影响. 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》, 48(9), 3550–3556.
6. Shi, J., Arunasalam, K., Yeung, D., Kakuda, Y., Mittal, G., & Jiang, Y. (2004). 食用豆类中的皂苷:化学、加工与健康效应. 《药用食品杂志》, 7(1), 67–78.
7. EFSA 食品添加剂与香料专家组 (2019).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皂荚树提取物 (E 999) 的重新评估. 《欧洲食品安全局杂志》, 17(9), e05833.
8.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(FDA). GRAS 通知编号 903:皂荚树提取物. (2020).
9. Kensil, C. R., Patel, U., Lennick, M., & Marciani, D. (1991). 疫苗开发的佐剂. 《免疫学当前观点》, 3(5), 724–729.
10. Marciani, D. J. (2018). 阐明源自皂苷的佐剂作用机制. 《药理学趋势》, 39(6), 573–585.
11. Hu, J., Chen, G., & Lo, I. M. C. (2010). 皂苷作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去除受污染土壤中菲的选择性. 《环境化学》, 78(3), 319–326.
12. Guclu-Ustundag, O., & Mazza, G. (2007). 皂苷:性质、应用与加工. 《食品科学与营养评论》, 47(3), 231–258.
13. Francis, G., Kerem, Z., Makkar, H. P. S., & Becker, K. (2002). 皂苷在动物系统中的生物作用综述. 《英国营养学杂志》, 88(6), 587–605.
14. Gee, J. M., Johnson, I. T., & Price, K. R. (1993). 皂苷与人类健康. 《英国营养学杂志》, 69(3), 653–671.
首页
400-620-6333